防锈脂是什么?
防锈脂是以凡士林为基础的在常温下为脂状的一类防锈油,它是由成膜物质(或基础油)和缓蚀剂组成。
成膜物质(或基础油):主要有凡士林和润滑油。凡士林一般采用的是工业凡士林,其化学组成是石蜡15%,石油脂45%,汽缸油25%,机械油15%。对防锈油用凡士林要求无锈蚀性,不含水分,有一定程度的抗水性,滴点温度为45℃。防锈油中常用的润滑油有机械油、锭子油和汽缸油等。其化学组成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少量氧化物与硫化物。
缓蚀剂:防锈脂中常用的油溶性缓蚀剂主要有石油磺酸盐,硬脂酸铝、环烷酸锌、氧化石油脂、羊毛脂及其衍生物等,对有色金属防锈常加入苯骈三氮唑等。防锈脂中所用缓蚀剂的种类能够影响防锈脂的性能。例如加入硬脂酸铝的防锈脂具有良好的抗盐水性能,但对金属的附着能力较弱;添加石油磺酸钡的防锈脂抗盐水性更好,可用于海洋大气中的防锈;添加羊毛脂及其皂类的防锈脂对金属的附着力较强,并对水有一定的乳化能力,防锈力强;环烷酸 锌防锈脂对金属附着力强,并有一定的抗盐水能力,但对铸铁的防锈能力差;加入氧化石油脂及其皂类的防锈脂性能优于脂肪酸皂类,但其抗盐水性差;添加司本-80-类合成脂类的防锈脂热稳定性差,且对铜有锈蚀性。而苯骈三氮唑则对铜及其合金有优良的防锈作用,在实践中为了取得满意的效果,常采用几种缓蚀剂联合使用的配方。
防锈脂在常温下处于软膏状,所以膜层一般较厚(可达0.5mm),不易流失,不易挥发,进行密封包装后,一般防锈期较长,可达两年以上。
防锈脂的涂覆方法主要是热浸法即在涂覆前将防锈脂加热熔化至流动状态,将经清洗、除锈、干燥的金属制品浸入片刻,取出后冷却使油膜凝固。热浸涂时,同种油类因浸涂温度不同,金属表面所形成油膜厚度也不同。温度越低,油膜厚度越大,其防油能力也越强。大型制件可采用热刷涂法,即将加热熔化的防锈脂用软毛刷刷涂在金属制品的表面,金属制品涂油后,要及时用石蜡纸或塑料袋封套,以防油层干涸失效和污染包装。